扶陽療法

一、扶陽療法

陽氣在人體內起著溫煦、推動、固攝的重要作用,“陽氣者,若天與日,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” 《素問·生氣通天論》。漢代張仲景的《傷寒論》創立的汗、吐、下、和、溫、清、消、補八法,其中溫法即溫扶陽氣之法,是《傷寒論》整個治療法則中始終貫穿的基本大法。因此在臨床上產生了扶陽一法,包括溫陽和通陽。但不少醫家將扶陽片面理解為溫陽一途,或者只重視以溫陽來扶陽。殊不知,通陽亦是扶陽中同樣重要的一個環節。

人體內的陽氣通過正常的升降出入布運流行,來發揮它溫煦、固攝等各種功用,一旦流行受阻,即“陽氣郁遏”,就會產生疾病。通陽的目的就是以各種手段來疏通“郁遏”的陽氣,恢復其正常的升降出入運動。因此溫陽和通陽療法都是扶陽的重要環節。在臨床上,陽氣的不通與不足常會相並出現,因此應當註意溫陽、通陽兩法的結合,共同實現扶陽的目的,達到治愈疾病的目的。“正氣存內,邪不可幹,邪之所湊,其氣必虛”,這裏所說的正氣,主要是指陽氣。

二:扶陽療法——溫刮(無痛刮痧)
1、刮痧是中國傳統的自然療法之一,稱為綠色療法。它是以中醫皮部理論為基礎。用器具在皮膚相關部位刮拭,以達到疏通經絡,活血化瘀之目的。刮痧可以擴張毛細血管,增加汗腺分泌,促進血液循環,對高血壓,中風,肌肉酸疼等風寒痹癥有立竿見影之效。

2、中醫扶陽之溫刮法代替傳統刮痧。在溫刮過程中有熱能、磁療、遠紅外線三種物理能量同時作用,實現了無痛刮痧。溫刮能疏通經絡,驅寒祛濕,加快身體新陳代謝,調節臟腑平衡。排出體內寒濕病毒的同時溫補人體的陽氣,使人體陽氣運轉正常,達到扶陽的目的:溫陽和通陽。

3、傳統刮痧總體來說是一種瀉法。溫刮法卻能達到補、瀉的效果。
動作要領:術者手持罐,以罐底陶瓷邊緣成45º角接觸表皮進行直線或弧線刮拭。

A、補法刮拭:輕揉,緩慢,長線的刮拭。適應癥狀:虛癥(如體型瘦弱,包括兒童、老年人),適應刮拭部位:脊椎棘突者,肌肉薄弱處。

B、瀉法刮拭:稍重稍快短線(寸刮)適應癥狀:實癥(體型結實),適應刮拭部位:肌肉厚實處(背後膀胱經或大腿)

C、平補平瀉的刮法:一重一輕,一急一緩,一長一短。

三:扶陽療法——溫推

1、溫推是指用溫熱的罐在人體上按經絡、穴位。用推、揉、振、滾、撥、點按等手法進行治療,同時有熱能、磁療、遠紅外線三種物理能量作用在人體經絡、穴位、病患部位,是一種非藥物的自然療法。達到溫補陽氣,溫通經絡,推行氣血,消瘀散結,松弛肌肉,調和陰陽,提高機體免疫能力的療效。

2、扶陽溫推法代替傳統的推拿,傳統推拿只有通陽效果,並且操作者比較累,經常用手接觸患者的體表,容易被患者的病氣傳染。溫推法能溫補陽氣,溫通經絡,達到溫陽和通陽的效果。操作者能輕松推拿,由於是罐體接觸患者的體表不容易產生病氣轉移。

3、動作要領:術者手持罐,以溫熱的罐底矽膠皮平面接觸體表沿經絡或體表循環推行,力度適中,速度緩慢,按循行方向罐前三分之一稍擡一點。

四:扶陽療法——溫灸

1、溫灸是用溫熱罐底放在體表的腧穴或疼痛部位。在熱能、磁療、遠紅外線的共同作用下,通過經絡的傳導,以溫通經脈,調和氣血,協調陰陽,扶正祛邪,驅寒祛濕,溫補陽氣,達到治療效果。

2、溫灸與傳統艾灸區別在於無煙熏之弊,無灼傷皮膚之憂。在任何部位可以使用,操作方便,簡單。

3、動作要領:術者持罐,以罐底矽膠平面接觸表皮進行稍長時間的溫灸,溫度控制在50º左右。